咨询电话:133-8522-2588

— 公司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亿纬锂能 “蓄电”通全球

来源:BB贝博APP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23 14:27:37

  2024年12月14日,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县,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纬锂能”)的工厂开始迎来设备进厂。这是亿纬锂能的第53工厂,是该公司第一个位于海外即将投产的工厂。

  “我不太爱说卷,虽然这个词很流行。我们这个行业的特征是,你想卷,但是你没有资格,你卷不到。前面这两个老大,谁卷得过比亚迪?谁卷得过宁德时代?”

  在2024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的一席大白话,戳到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痛点。

  不爱说卷的刘金成,做的比说的多。此刻,放眼全球,亿纬锂能从惠州出发,除了马来西亚工厂,还在匈牙利、美国等多个国家推进建设海外工厂或区域总部。

  显然,卷或不卷,锂电池江湖都少不了亿纬锂能的身影。伴随着产品、产能和技术的出海,亿纬锂能正铆足了劲用它的锂电接通全球。

  “刘工又出差了”“刘工说……”这样的话语从亿纬锂能的员工嘴里冒出来,不明就里的人乍一听,还以为在说某个普通工程师。实际上,“刘工”就是董事长刘金成。

  亿纬锂能是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惠州成长起来的企业,成立于2001年,专注锂电池行业,2009年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之一。现年61岁的刘金成,先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的科班出身背景,加上长期钻研电化学专业,使他对电池技术有充分的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他开办企业之后,时刻碎碎念要“创新”的重要根源之一。对创新的执念、对技术的追求,让“刘董”更喜欢别人叫他“刘工”。

  目前,亿纬锂能2.8万名员工里面,有6100多人是科研人员,占比达22%。而在2020年,它的研发人员是1751人,占公司人员比例18.11%。仅仅四年间,研发人员数量几乎翻了两番。过去多年,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营收6.7%以上,最高的年份一度在10%上下。仅中国专利优秀奖就获得5项,专利申请近1万项。

  对很多外人来说,亿纬锂能的雄心,直到成立后15年的一场晚宴才线年的晚宴上,现场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刘金成一番讲话之后高举酒杯,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宣告:“再过5年,亿纬将满20岁。到时,青年亿纬锂能要成就百亿梦想。”

  彼时,亿纬锂能年营收只有13.5亿元,却喊出5年后要上百亿,难度系数是多少?台下,有嘉宾小声嘀咕着:“真敢想。”也有人一边呷着酒,一边给他推算,得出的结论是:要很努力啊。

  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刘金成给出的答案是“老法宝”——创新。他说,以前公司依靠创新走上康庄大道。接下来的路也必须紧紧依靠创新,依靠优秀技术人才和研发平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其实,早在此前一年的2015年,亿纬锂能就对动力电池板块进行了深度布局,并成立新能源研究院,这为几年后的产品和产能出海做好了战略上的准备。

  时间给出了答案。5年后的2021年,亿纬锂能营收达到169亿元。实际上,在当年的第三季度,就已提前实现百亿企业的目标。

  在产值逼近百亿时,刘金成就喊出了千亿目标。那是2021年5月18日,惠州仲恺高新区2021年产业项目集中动工竣工投产活动上,刘金成说:“今后要逐步拥抱新能源时代,冲着千亿产值的目标进发。”

  仅以锂原电池为例,它的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获锂亚硫酰氯电池、电池电容器(SPC)两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进入新能源时代,这是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近十余年来,在新技术和产业化浪潮的推动下,加上“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全球主流车企纷纷向电动化转型,电动汽车产业进入新一轮竞争格局。

  2012年4月,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销售,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动工建设。此后,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纷纷入局,传统车企慌忙加入战团。耕耘多年的比亚迪更是占尽先机,迅速在全球抢占市场。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统计,预估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1626万辆,年增长率为24.8%,并且渗透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谁不想分一杯羹呢?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首先站上风口的就有这个行业。而这是一片波及全球市场的万亿级“蓝海”,因此,亿纬锂能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推动产品出海业务。

  大约从2020年开始,国内动力电池开始密集打入海外市场,切入国际主流车企核心供应链。

  亿纬锂能2020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81.62亿元。亿纬锂能称,其中海外营收大幅度增长,根本原因是“软包三元电池海外销售迅速增加。”到2021年一季度,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的销售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302.21%。当时,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海外客户主要为戴姆勒和现代。同时,之后又陆续开拓了宝马、捷豹路虎等国际车企。

  也是在那几年,全世界疫情给几乎所有产业都蒙上一层阴影。同时,国际格局迎来深刻变化,地理政治学博弈加剧使全球化面临新的考验。地域、关税、供应链安全等一系列在全球化时代不必过多考虑的因素,重新成为企业要反复衡量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国际化的企业。

  于是,从2022年开始,亿纬锂能海外建厂动作频频。当年3月29日,亿纬锂能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该公司已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的子公司签订意向书,将在匈牙利建立动力电池制造厂。根据后来发布的公告,该项目投资额不超过99.71亿元。这座工厂一期项目电池年产能30GWh,预计2026年竣工,将为毗邻的宝马集团德布勒森汽车工厂供应动力电池。

  2022年10月20日,亿纬锂能通过审议,将由全资孙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圆柱锂电池制造项目,投资不超过4.22亿美元,新建21700型三元圆柱电池生产能力,以支持配套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电动两轮车及电动工具制造企业。

  2024年6月至9月,亿纬锂能欧洲区域总部、亿纬锂能美国区域总部相继揭牌……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其他锂电池企业也在争先恐后地布局全球生产基地。有些企业甚至在2018年前后就开始规划。

  以匈牙利为例,除了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中国电池企业也在这里设厂,三家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额预计将超过600亿元。

  其中,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和亿纬锂能一样,也选址德布勒森市。其产能规划为100GWh,投资金额达73.4亿欧元,预计2025年投产。

  国轩高科同样要在海外建厂,其全资子公司美国国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设年产40GWh电池工厂,这也是迄今为止该州最大的动力电池投资项目。

  亿纬锂能也没有落后。公司立足惠州放眼全球,除了在匈牙利、马来西亚建厂,2023年7月以来,亿纬锂能先后与有关外企签约或签订谅解备忘录,在泰国、美国、土耳其等地组建合资公司,建设电池生产基地。

  到目前为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创新航、欣旺达等中国十余家动力电池巨头,都已在海外建厂或计划在海外布局相关生产基地。

  新能源产业一路高歌猛进,除了动力电池产业,储能产业也一样大量布局产能。而储能是亿纬锂能三大业务之一,根据InfoLink数据,2024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

  还是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刘金成给出了他的看法:“卷就是杀价格战嘛,杀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应该回归到行业最本质的基本的能力,要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而不是卷价格战。”

  在2024年11月举办的高工锂电年会上,刘金成再次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透露,亿纬锂能这一年开启了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在美国、欧洲等地积极开展合作研发、技术授权、技术服务。

  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再到技术出海,亿纬锂能在出海的路上越走越远,但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负债率上升、利润率下滑等问题。

  这几年,亿纬锂能的员工发现了“刘工”的一些变化。“刘工”出差多了,头发也白了不少。但没有变的是,他坚持做好研发、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并举,避免战略误判。“提前把种子选好,把肥料下足”。

  央视网消息: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这段时间,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所前镇山里王村的梯田油菜花,迎来盛花期。沿着山路行至高点,能将漫山遍野的“金黄”尽收眼底,微风拂过,整片山野仿佛被注入了灵动的生命力,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在美国推进“遏华战略”,东北亚随时有可能成为“火药桶”的今天,保障中日韩面对面沟通,避免一般的分歧演化成国与国的摩擦和冲突,既是中国的战略诉求,又是日韩的主要愿景之一。

  警方回应宝马车主抹零2.6元代驾费(红星新闻) #宝马 #代价 #ktv #喝酒

  3月22日报道,#NASA回应滞留太空9个月宇航员薪资 :#美国滞留太空宇航员没有加班费 ,没节假日补贴,每天5美元津贴,总计1430美元。

  90后女子辞去月薪8000工作 转行在菜市场摆摊卖猪肉:“一天销量近300斤,已在杭州买房安家”#热点追踪 #热点新闻事件 #杭州 #卖猪肉的小姐姐 #辞职

  近日,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地纬路与三马路的一鉴楼——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故居旧址,发现一条暗道,目前尚在清理中。

  据统计,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有7000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但诊疗率不足20%,专家提醒,守护优质睡眠,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诊断治疗,重获优质睡眠。

  现在台海的真实现状是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一直是暗流涌动,实际上比大家想象的要严峻的多,台湾海峡,以及台湾的周边海域,是我们管辖的海域,我们已在这里常态化战备警巡了,外部势力已经无权干涉也无法干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