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3-8522-2588

— 行业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中国海军护卫舰改造成海警船后对南海各国的压力武器越少越横行

来源:BB贝博APP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8-01 08:30:35

  最近,中国海警船在仁爱礁和万安滩的活动频繁。然而,回顾过去,中国的海上准军事力量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并不匹配。长期以来,中国海上准军事力量的发展步伐缓慢,少有1000吨以上的执法船,既无法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和日本海上保安厅抗衡,也难以与越南、菲律宾等小国比肩。直到中国加大了海洋执法力量的建设,才逐渐缩小了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差距。

  中国拥有40万平方千米的领海和300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但由于长期未重视海上准军事力量,导致中国难以有效监控所辖海域,无法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尊严。自2010年起,中国近海渔业捕捞逐渐萎缩,直接影响了渔民的生计,导致大量渔民放弃捕鱼上岸。然而,渔民上岸后面临的生存困境加剧了社会矛盾,也破坏了国家的海洋战略布局。中国渔业拥有95.76万艘渔船,却只能向大濒海区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专属经济海域三分之一的渔业区域被外国侵占,导致中国渔民在这些海域的捕鱼活动成为“非法捕捞”,进而引发了大量摩擦。

  日本、韩国、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开始加强海上准军事力量,逐步驱逐和拘捕中国渔民。近年来,韩国就曾拘捕了20896名中国渔民。1989至2010年期间,中国渔民在南沙海域遭遇袭击、抢劫、抓扣和枪杀的事件共计发生了1.13万起,其中25人死亡,24人受伤,800多人被扣押判刑,很多事件是越南武装民兵以类似索马里海盗模式进行的袭击。随着越南袭击频率的增加,中国渔民面对越南武装船只时,能够捡回一条命已经是侥幸。最终,95%的中国渔船不得不撤出南沙西南渔场,仅广西从北部湾传统渔场撤回的渔船就有5000多艘,4.67万渔民失业。

  越南不仅成功迫使中国渔船退出南沙,还将南海200海里内的石油视为其“核心利益”。越南不仅占领了中国南海的29个岛礁,还在接近越南海岸大陆架的南海进行油气开发,开设了近千口油井,每年开采约3000万吨石油,其中有800万吨来自南沙,且这800万吨石油全部用于出口,支撑了越南约30%的GDP。甚至中国在西沙群岛进行钻探活动时,常常遭到大批越南武装船只和蛙人的强力干扰。2014年5月2日的981钻井平台冲突中,越方就动用了2000艘船只冲闯中方作业区。

  与越南不同,菲律宾出动巡逻舰撞击中国渔船,并以“非法捕捞”为借口将中国渔民投入监狱,目的是激起民族情绪、巩固政权,并以此恐吓中国渔民,企图在实际占领中占得先机,扣押渔民还试图迫使中国政府在外交谈判桌上做出让步,制造事端吸引美国介入,进一步压制中国。由于菲律宾和越南只有少数的力量与中国海空军对抗,因此他们依赖准武装力量来避免军事冲突的升级,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中国也不可能动用海军舰艇进行武力对抗,唯一能用的就是没有武装的海监和渔政船只。在与越南和菲律宾的武装舰船对峙时,往往处于劣势。2011年,中国渔政311船曾遭到马来西亚军舰用导弹瞄准,2012年,菲律宾“德尔皮纳尔”号军舰在黄岩岛强行检查中国渔船,中国海监船前往营救时,尽管“德尔皮纳尔”号企图开炮阻止中国渔船离开,但由于火炮故障,未能成功。

  近年来,越南和菲律宾有计划地购进了高速巡逻艇和护卫舰以加强南海执法控制,尤其倾向于购置长度在60至100米、排水量为450至1850吨的轻型护卫舰和近岸巡逻舰。这些舰艇一般配备一门口径各异的主炮、一部简单的对海搜索和导航雷达,采用民用造船技术,因此其建造成本低于同吨位的轻型护卫舰。菲律宾的近岸巡逻舰大多是二战时期的老旧舰艇,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自1998年从海军独立出来,目前只有几艘武装巡逻艇,最大的一艘是转让的美国“德尔毕拉尔”号巡逻舰,最先进的是从英国转让的3艘“孔雀”级近岸巡逻艇,装备了76毫米奥托舰炮。日本也援助了10艘配备轻型武器的“眉山”级巡逻船。

  越南海警的物质基础相对较差,2008年才成立独立的海警机构,规模只有1000人,且大部分巡逻艇是海军淘汰的旧船,续航能力差,通常只能依赖海军协作。越南海军装备有12艘500吨的BPS500级轻型护卫舰和12艘450吨的“闪电”级护卫舰,还购买了俄罗斯的“猎豹”3.9型轻型护卫舰。2005年,越南建造了2艘400吨的海警船,并计划建造两艘3750吨的“荷兰”级巡逻舰。然而,越南怎么样去使用这些自建的“荷兰”级巡逻舰仍不明确。考虑到越南海军连2000吨以上的舰只都没有,甚至将客货两用船编入海军,因此,越南的海警显然并不具备强大的海上执法能力。

  马来西亚目前拥有14艘护卫舰,包括2艘2390吨的“莱库”级护卫舰、2艘1850吨的“卡斯图里”级护卫舰、4艘705吨的“海军大将”级护卫舰、6艘1650吨的“吉打”级护卫舰,后者是德国布洛姆和福斯公司建造的MEKO100型舰艇,安装了一门76毫米奥托舰炮和30毫米近程炮,并配备了“拉姆”防空导弹和“飞鱼”反舰导弹。除此之外,马来西亚还有51艘巡逻艇。

  印尼目前尚未组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但其海军装备有16艘前东德建造的“帕契姆”I级轻型护卫舰,这些舰艇未配备导弹。此外,印尼还拥有4艘荷兰达门公司建造的“西格玛”级轻型护卫舰。

  总体而言,南海各国的大多数巡逻船装备简单,通常只配备一挺机枪或一门中小口径火炮,武装水平较低。在这些国家看来,依靠准军事力量进行海上执法,以避免引发外交冲突。如果动用海军应对渔民捕捞,将可能引发中国海军的强烈介入,这被认为是愚蠢的行为。

  中国在早期拥有五个海洋执法机构,其中海关总署下属的海上缉私大队拥有150艘武装巡逻艇,中国农业部下属的渔政部门有135艘巡逻艇,以及9艘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巡逻船。中国交通部下属的海事局拥有207艘很多类型的巡逻艇,主要是小型江河巡逻艇,只有2艘超过1000吨的船只。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中国海监拥有70多艘不一样的船只,但海监和渔政都隶属于民事部门,无法配备武器。面对其他几个国家的武装船只,只有公安部下属的中国海警可以有效的进行应对。海警最初是海上边防机构,拥有大约100艘218型小型巡逻艇。若海警前往南海进行维权,常常面临越南、菲律宾的船只“有意或无意”侵犯中国主权水域的情况。一旦中国舰艇出现,敌方船只通常会迅速逃离,等中国舰艇离开后,再返回。

  过去,中国海军主要使用037系列猎潜-护卫艇来保卫领海和专属经济区。这种舰艇仅有400吨排水量,装备和设备相对落后,动力系统能耗较高,工作和居住环境也不理想,无法长时间执行远海巡逻任务。舰艇从广州或三亚出发到南沙巡逻时,自持力有限,只能完成一次巡航便必须返回,无法24小时常驻巡逻。而尽管万吨级的海警船具有较强的自持力,船体较大,机动性不如千吨级海警船灵活。随着海军现代化的推进,海军装备的053型护卫舰已逐渐落伍,但其常规使用的寿命尚未到期。因此,原中国海军的“常德”号和“绍兴”号护卫舰在2006年分别改装为“中国海警1002号”和“中国海警1003号”船只加入海警行列。此外,三艘053H2G护卫舰也被拆除了大部分武器和电子设备,改装成了海警船。

  海军还曾将一艘072II型坦克登陆舰交给海警,舰舷号为“拖25”、“警医01”和“929号运输舰”。072II型坦克登陆舰可以搭载250人或10辆中型坦克,装备有57毫米、37毫米和25毫米火炮,火力足以应对越南当时的主力舰艇。该型舰在南沙巡航时也能应对越南的苏-22和“米格”-21战机。1988年“3.14”海战后,072II型登陆舰参与了永暑礁、赤瓜礁、华阳礁等岛礁的建设,承载了大量水泥、钢筋及基建设备,具有较大的装载能力,适合在南沙长期巡逻。然而,这些改装后的海警船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初,跟着时间推移,零部件逐渐老化,开始步入故障频发期,维护和维修的投入慢慢的变大,已无法与新建的执法船相比。

  2013年,中国海警局成立,并迅速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建造了4艘818型巡逻舰。818型巡逻舰的标准排水量为3000吨,设计初衷是填补1.2万吨级的“中国海警2901号”和“中国海警3901号”与轻型巡逻舰之间的空缺。这些舰艇与中国海军现役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被称为“054A的海警版”。目前,已有多个型号的818型巡逻舰服役。与054A型护卫舰相比,818型巡逻舰的舰体更宽大,具备更强的抗横摇和纵摇能力,适合在中远海及恶劣海况下执行任务。舰桥较高,舱室延伸,但去除了054A型护卫舰的高级雷达系统和导弹发射装置。相比之下,818型巡逻舰装备了便宜的630型6管30毫米速射炮,并安装了多个高压水炮,具备消防灭火、执法驱离等功能。

  818型巡逻舰利用054A型护卫舰的成熟设计,降低了建造成本,并缩短了建造周期。它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海警的装备水平和整体能力。充裕的内部空间使得舰艇能携带更多的燃油和补给品,提升了自持力和续航力。然而,尽管其设计基于054A型护卫舰,3000吨级的舰体在南沙岛屿建设的背景下并不完全适应新的需求。随着岛屿规模的扩大,大型舰艇的需求减少,快速灵活的千吨级海警船更适合在南海执行维权和执法任务。

  早在90年代,中国海军就有意研制一款千吨级的轻型护卫舰,用以替代037系列的舰艇,执行港口防御、近海反潜、护渔巡逻和灾害救援等任务,大多数都用在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执行巡逻任务。然而,由于动力装置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不足,这一计划经历了20多年才得以完成。直到2012年,第一代056型轻型护卫舰才正式亮相,作为中国海军替代037型猎潜艇和053型护卫舰的新一代舰艇,056型护卫舰填补了海上巡逻力量老旧的空白。自首舰“蚌埠”号交舰以来,后续舰艇在广州和上海的船厂迅速批量建造,建造速度和规模都令人震惊。

  仅仅几年时间,中国海军就装备了60多艘056型轻型护卫舰,成为近海防御和基地防卫的主力,特别是在南海舰队部署中起到了核心作用。056型护卫舰几乎是为南海量身定制的。过去,中国在南沙海域没有专用的船舶码头,必须依靠大舰从海南出发,航行1200多千米前往南沙水域长期驻守。然而,在美济、诸碧和永暑岛的建设完毕后,056轻型护卫舰便可以长期驻守在这些岛屿上,南沙绝大多数岛礁集中在这三岛周围的一两百海里范围内,正好处于056型护卫舰的作战半径内。这样,它可以每天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轮休。

  056轻型护卫舰的长度为89米,满载排水量为1440吨,采用深“V”船型,在8级海况下拥有非常良好的适航性。它配备了舰炮、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鱼雷、电子对抗系统、雷达、声呐、通信、导航系统和直升机等各种舰载武器装备。舰载设备和武器基本都是现役定型的设备和制式装备。主炮采用与054型导弹护卫舰相同的76毫米单管全自动舰炮,30毫米单管舰炮则大范围的应用于新建的登陆舰和补给舰上。该舰还配备了“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鹰击”-83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对空/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等技术成熟的现役通用型号设备。

  虽然单项作战性能不突出,但056型护卫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无显著短板,反舰导弹和76毫米快炮足以应对四周的国家的各种轻型护卫舰。此外,搭载的直-9舰载直升机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具备海上远程侦察、巡逻和救援运输等多种功能。通过舰载直升机、无人机、卫星、预警巡逻机、其他水面舰艇和潜艇传递来的信息,056型护卫舰可以有效的进行超视距精确打击,相比仅依赖自身探测手段的邻国海军导弹艇,056型在作战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056轻型护卫舰虽然对主力驱逐舰和护卫舰而言类似导弹艇的小型军舰,专为近海巡逻任务而设计,但它的定位是尽可能在满足任务能力的前提下,降低生产、使用和维修成本。因此,056型仅搭载最基本的电子设备,武器相对简单,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有限,续航力不适合西太平洋的远洋作战。它对美日军舰构成的威胁较小,但并不追求强大的作战能力。通过简化武器和电子设备,设计建造难度得以降低,乘员人数从旧式驱逐舰和护卫舰的300人减少至60人,同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用于装载燃料和补给品,从而明显提高了实用性和经济性,适于大批量建造。

  采用柴油动力的056型护卫舰比蒸汽轮机驱动的旧式驱逐舰更加可靠,启动时间短,尽管缺乏远程探测雷达和声呐系统,但它的监视能力和作战能力足以应对南海巡航任务。对于菲律宾、越南以及与马来西亚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船来说,056型护卫舰已足够应对。菲律宾和文莱没有能够与056型对抗的舰船,越南和马来西亚也仅拥有数量较少、性能类似的护卫舰。在数量上它们处于绝对劣势,即使面对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传奇级国家安全舰和濒海战斗舰等进入南海的美军舰艇,056型护卫舰仍能占据优势。可以说,056型轻型护卫舰在南海几乎能够横行无阻。

  056护卫舰由于其高度自动化,生产周期较短,且可在多个船厂同步建造,因此具有很强的生产优势。海警也采购了718型海警巡逻船,虽然718型巡逻船去除了导弹武器,但与056轻型导弹护卫舰的差异非常小,各项设备就没有变化。随着中国海军的战线延伸至第二岛链,近海的安全形势逐渐好转,许多056护卫舰的导弹武器被拆卸并转交给海警使用。随着中国海警的实力日益增强,中国渔民遭受袭击、抢劫和非法拘禁的事件也显著减少。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中国海警足以压制南沙海域四周的国家的军事和准军事力量。如果发生战争,中国海警可以迅速装备武器,凭借数量优势,对美国反潜机和企图攻击大陆的核潜艇构成致命威胁,从而继续在南海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推荐